返回 六丁六甲

暑期文化活动热力升级 多地解锁“文化新体验”

2025-08-12
2025 年暑期,全国多地文化活动呈现 “传统焕新” 与 “科技赋能” 双轮驱动的态势,通过融合非遗技艺、数字技术与在地文化,打造出沉浸式、互动化的 “文化新体验”。以下从科技融合、非遗活化、文旅联动三大维度解析代表性案例:

一、科技赋能:重构文化体验的时空维度

  1. VR/AR 技术解锁艺术经典
    上海久事国际艺术中心推出的 “Art Masters: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藏品 VR 展”,首次通过 Free Roaming VR 技术让《宫娥》《人间乐园》等五大镇馆之宝实现 “数字化离馆”。观众佩戴设备即可 “走入” 画中,与虚拟保安互动,甚至 “潜入” 博物馆办公室解锁隐藏关卡。武汉的 “逍遥武当” VR 项目则将武当山金顶、雷火炼殿等奇观 “搬” 进城市商圈,游客可化身 “云中客” 在云海中体验太极,全场景原创音乐与 UE5 引擎打造的高仿真画面,使沉浸感超越传统文旅项目。
  2. 光影科技激活城市夜经济
    北京欢乐谷采用 “日水夜音” 模式,日间水枪泡泡节结合非遗火舞流星,夜间电音派对搭配巨幕秀《齐天大圣》,通过裸眼 3D 技术将神话场景投射至千米湖面。上海欢乐谷的千架无人机表演常态化,“孔明灯祈愿” 等光影场景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表达,日均吸引超 2 万人次打卡。成都、重庆等地的欢乐谷则引入 AI 互动装置,游客的手势可触发不同主题的光影变幻,实现 “人景共生” 的奇观。
  3. 线上线下融合拓展体验边界
    惠州南国书香节首创 “1+1+7+N” 模式,线下主会场设置东坡文化互动区,线上云会场同步直播名家讲座,并推出 “你选书・我买单” 荐购服务,市民通过小程序即可参与。上海久事美术馆针对暑期高峰推出 VR 展限时优惠票与夜场活动,观众可通过线上平台预约沉浸式体验,打破传统观展的时间限制。

二、非遗活化:传统技艺的当代转译

  1. 非遗工坊的场景化重构
    梅州 “梅好时光” 活动中,光德陶瓷烧制技艺工坊推出 “泥土变瓷” 亲子体验,游客可亲手制作青花瓷茶器;长乐烧非遗工作站设置 “酒糟作画” 互动,用酿酒废料创作山水画,实现传统工艺与环保理念的结合。北京通州 “通之韵” 暑期活动开设 “非遗小课堂”,邀请传承人教授运河船工号子、面塑等技艺,学员作品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孵化出 “运河文化模特推广大使” 等年轻传承人。

最新文章

“清纯魔女天花板” 的稀缺性,在于 “平衡感”

综艺

 

阅读17327

“清纯魔女天花板” 的核心魅力

明星

 

阅读17002

谢安然体娱跨界的标杆案例~《超新星运动会》

综艺

 

阅读18484

《生万物》:下嫁叙事的现代性转化

电视剧

 

阅读17177

在碰撞中深化历史认知~电视剧《阵地》

电视剧

 

阅读11372

京ICP备20220117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