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丁六甲

这组子弹头刻就的连环画,为何被军博珍藏

2025-08-27

8月24日,位于淮安市淮安区的车桥战役烈士陵园,阳光为纪念碑镀上金色光晕。陵园陈列馆中,一组泛黄的连环画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由原新四军第1师3旅7团干事兼团报编辑赵坚1944年亲历战役后创作的“车桥战役主题连环画”。

这组诞生于战壕中、以子弹头为笔创作的文艺作品,当年曾随《战斗报》在苏中根据地流传,成为鼓舞军民的重要精神武器。该作品还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虎口拔牙,揭开华中局部反攻序幕

1944年3月5日,在新四军第1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的指挥下,我军对日伪盘踞的车桥镇发起总攻。经过一天两夜激烈拼杀,攻破碉堡53座,歼日军460余人、伪军480余人。这次战斗还活捉了当时拥有日军大佐军衔的军官三泽金夫,创下中国军队通过作战活捉最高军衔日军军官的纪录。

“车桥战役拉开新四军华中局部战略反攻的序幕。”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王伟说,此役还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抗日根据地。

车桥战役结束不久,赵坚所在部队到宝应休整,总结经验、补充兵员并开展练兵活动。“部队休整了,我父亲没有休息,他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画出了‘车桥战役主题连环画’,刊登在五套色的《战斗报》特辑——《战斗画刊》上。”赵坚之女赵小卫告诉记者,画报一经刊出,受到战士们的一致欢迎,并在部队中广为传阅。

“车桥战役主题连环画”生动还原了车桥战役的激烈战斗场景,极具视觉冲击力。画面中硝烟弥漫,将日军猝不及防的狼狈姿态与新四军战士智勇双全的战斗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它用最朴素的叙事将战术细节与英雄气概传递给军民,既是鼓舞士气的精神号角,更是记录抗战微观史的真实切片。

“作品既有局部特写,比如碉堡炸毁瞬间,也有战士冲上前仰视的大景角度,非常有感染力。”南京艺术学院人文与博物馆学院(艺术研究院)副教授陈天白评价, 这组作品是少有的战时一手艺术资料,弥补了摄影资料不足,成为研究新四军战地美术的珍贵实物。

最新文章

“清纯魔女天花板” 的稀缺性,在于 “平衡感”

综艺

 

阅读15910

“清纯魔女天花板” 的核心魅力

明星

 

阅读14268

谢安然体娱跨界的标杆案例~《超新星运动会》

综艺

 

阅读10628

《生万物》:下嫁叙事的现代性转化

电视剧

 

阅读19345

在碰撞中深化历史认知~电视剧《阵地》

电视剧

 

阅读11821

京ICP备20220117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