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丁六甲

我国发展低轨卫星互联网与星链路径有差异

2025-08-29
低轨卫星互联网是此次政策重点支持方向,《意见》提到“针对低轨卫星通信应用适时开展商用试验”,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版星链要来了?
对此,周钰哲认为,低轨卫星互联网优势明显,能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降低通信延迟。我国适时开展低轨卫星通信应用商用试验,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之举。
从当前低轨卫星互联网布局看,我国已形成“国家队主导、商业力量协同”的星座发展格局。中国星网规划的GW星座达12992颗卫星,计划2030年前完成10%部署。上海垣信的千帆星座规划超1.5万颗,计划2025年底将实现648颗卫星的区域覆盖;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预计2025年底将完成一期全球覆盖并提供服务。
但他认为,“中国版星链”的提法可能过于片面。首先,我国发展低轨卫星互联网,有自身的规划和特色,会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注重自主创新和技术可控,在满足国内通信需求的同时,还将助力国际合作,与SpaceX的星链发展定位和路径存在差异。
“与星链相比,我国低轨卫星发展还有三个显著特征。”周钰哲说,一是技术路径上强调高低轨协同,充分利用高轨卫星广覆盖与低轨卫星低时延优势;二是应用场景更注重军民融合、通导遥一体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三是产业生态上坚持开放合作,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租用卫星资源、开展增值服务等方式参与。
其次,政策提出的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并不等同于简单复制单一星座发展模式,而是会形成多星座互补、多主体参与的低轨卫星互联网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卫星互联网多元生态体系,这更符合我国幅员辽阔、场景多样的基本国情。
“手机直连卫星”是此次政策的亮点之一,《意见》提出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探索不换卡不换号模式。这会给普通用户带来哪些影响?普通人使用卫星通信业务的成本如何?
对此,周钰哲表示,“手机直连卫星”是卫星通信走向大众化的关键突破,政策推动的共建共享和不换卡不换号模式将彻底改变用户体验。
对普通用户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是让“通信无死角”成为可能——在山区、海洋、沙漠等地面网络盲区,无需更换卫星通信专用终端、无需记忆新号码、办理新套餐,就能在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间无缝切换,保持通信网络畅通,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使用门槛,将在紧急救援、户外探险、自驾旅行等场景发挥价值优势,极大加速卫星通信的普及。

最新文章

“清纯魔女天花板” 的稀缺性,在于 “平衡感”

综艺

 

阅读16248

“清纯魔女天花板” 的核心魅力

明星

 

阅读17496

谢安然体娱跨界的标杆案例~《超新星运动会》

综艺

 

阅读13290

《生万物》:下嫁叙事的现代性转化

电视剧

 

阅读18885

在碰撞中深化历史认知~电视剧《阵地》

电视剧

 

阅读13728

京ICP备20220117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