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丁六甲

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的深度与温度

2025-09-26

当地时间 9 月 24 日,中国电影《监狱来的妈妈》在第 73 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全球首映,映后观众自发起立鼓掌长达 20 分钟,创下本届电影节最长掌声纪录。作为唯一入围主竞赛的华语影片,这部由秦晓宇执导、历时七年打磨的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成为本届电影节的焦点。

一、导演与主创:从纪录片到剧情片的突破

导演秦晓宇此前以纪录片《我的诗篇》闻名,该片曾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此次转战剧情片领域,他将纪录片的纪实手法与剧情片的叙事技巧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主演赵箫泓作为新人演员,为了贴近角色,提前三个月到监狱体验生活,学习囚犯的言行举止和心理状态。她在片中的表现被影评人称为 “充满爆发力的细腻诠释”,尤其是狱中独白和与儿子重逢的两场戏,被赞 “眼神里都是戏”。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制作过程充满挑战。由于部分监狱场景需要真实囚犯出演,拍摄周期长达三年,剧组不得不等待刑期较短的犯人出狱后补拍镜头。这种 “慢工出细活” 的态度,最终成就了影片的品质。监制周强表示:“我们不是在拍一部电影,而是在记录一段真实的生命历程。”

二、行业意义:华语电影的国际突围

《监狱来的妈妈》的成功,标志着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又一次突破。近年来,随着《寄生虫》《驾驶我的车》等亚洲影片在戛纳、奥斯卡等顶级奖项中屡获殊荣,国际影坛对非西方电影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此次圣塞之行,不仅为华语电影争取到更多话语权,也为中国导演探索全球化表达提供了新思路。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影片预计于 2026 年初全国公映的消息引发期待。有网友表示:“这样的好电影值得走进影院支持,相信它能让更多人关注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问题。” 从国际影展到国内市场,《监狱来的妈妈》正在用艺术的力量架起沟通的桥梁,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的深度与温度。

最新文章

山海意象的哲学投射

综艺

 

阅读13080

制作亮点:年代质感与谍战美学的结合

电视剧

 

阅读13745

经典谍战的现代性重生

电视剧

 

阅读13085

行业启示:颜值红利消退与剧情价值回归

电视剧

 

阅读14101

国庆档差异化竞争:从「奇观大片」到「时代记忆」

综艺

 

阅读19728

京ICP备20220117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