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丁六甲

政府应对:输血式维稳与结构性矛盾

2025-10-15

一、政府应对:输血式维稳与结构性矛盾

面对危机,俄罗斯政府采取 “保军工、稳核心” 策略,试图通过定向支持延缓系统性风险:
  1. 产业救助与破产暂停

    财政稳定委员会拟对煤炭、汽车等行业实施破产 “暂停令”,并提供减税、铁路运输优惠等支持。2025 年预算修正案新增 500 亿卢布企业融资支持,重点投向军工关联产业。

  2. 民生安抚与意识形态动员

    政府将 “军工东正教” 作为社会粘合剂,通过武装力量大教堂等符号系统将战争神圣化。同时,向军人家庭提供免费土地、医疗全免等特殊福利,试图构建 “前线 – 后方” 利益共同体。

  3. 劳动力市场管控

    要求企业 “不裁员、只休假”,但财政支持力度有限 ——2022 年推出的 “稳就业” 机制在 2025 年重现,但缺乏实质性资金注入。这种 “强制休假” 政策导致劳动力市场陷入 “隐性失业 – 消费萎缩 – 企业困境” 的恶性循环。

二、未来挑战:结构性失衡与社会风险

  1. 经济二元结构固化

    军工行业独大与民用产业衰退形成鲜明对比:2025 年非国防部门产量下降 5.4%,而军工厂满负荷运转,图拉等城市 70% 的炮弹供应前线。这种畸形结构使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战争需求,一旦停火将面临产能过剩与失业潮。

  2. 区域发展失衡加剧

    资源型城市与军工核心区(如图拉、叶卡捷琳堡)相对稳定,而依赖中小企业的地区(如莫斯科周边)因零售业萎缩陷入困境。2025 年中小企业破产数量达 14.1 万家,建筑业 43% 项目停工,这种 “中心 – 边缘” 分化可能引发地方不满。

  3. 社会矛盾的临界点

    尽管政府通过福利倾斜维持表面稳定,但民众对长期战争的承受力接近极限。2025 年民调显示,超过 40% 的受访者认为 “生活水平显著下降”,而前线伤亡(截至 2025 年 8 月讣告超 12 万份)进一步消磨社会共识。若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可能引发反战情绪与体制信任危机。

结语

俄罗斯当前的经济困境,本质是 “战争经济” 模式的必然反噬。国企裁员潮与民生成本飙升,既是资源错配的结果,也是结构性改革滞后的代价。尽管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延缓危机,但军工复合体的既得利益、能源依赖的路径锁定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深层矛盾,使俄罗斯经济陷入 “高投入、低效率” 的死循环。未来,如何在维持社会稳定与推动结构性改革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普京政府面临的终极考验。而对普通民众而言,“战时繁荣” 的泡沫正在破裂,真正的寒冬或许才刚刚开始。

最新文章

共情密码: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理解 GAI?

音乐

 

阅读11943

量子力学的边界:一百年的追问与回答

科技

 

阅读19137

被低估的艺术成就:从商业导演到电影哲学家

电视剧

 

阅读17899

强强联手:”庆余年”CP 再续前缘,从父子到对手

电视剧

 

阅读16671

从 “屋邨出身” 到 “富贵生活”:吴若希的奋斗历程

综艺

 

阅读11158

京ICP备20220117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