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演员正是凭借《暗河传》中「谢霸」一角在 2025 年爆红的张永刚(艺名黑子)。从辽宁鞍山的贫困农村走出,他用 30 年时间诠释了「厚积薄发」的真谛,其经历堪称一部充满泥土气息的励志传奇。
一、从孤儿到戏曲少年:命运淬炼出的韧性
1971 年,张永刚出生在辽宁鞍山农村,因常年帮家里务农晒得黝黑,「黑子」成为伴随他一生的昵称。12 岁时,父母借遍全村凑足学费送他进戏曲学校学京剧花脸,却在短短两年内相继离世 —— 母亲因承包十几亩地还债劳累猝死,父亲为凑学费偷偷卖血栽进山沟。16 岁的孤儿在父母坟前唱完《铡美案》,将「出人头地」刻进骨髓。

为维持生计,他白天在剧团跑龙套,晚上到酒吧驻唱,甚至为 2 万元奖金在台上纹丝不动保持「朝天蹬」半小时。这段经历不仅打磨了扎实的基本功,更让他学会在逆境中隐忍。1994 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后,他又遭遇积蓄被骗的打击,站在教学楼顶被同学救下后,他彻底明白「不能辜负父母用命换的机会」。
二、30 年黄金配角:用细节堆砌的表演厚度
1995 年,张永刚在《生死千里》中初露锋芒,此后 30 年里,他成为影视圈公认的「反派专业户」:《西游记后传》中亦正亦邪的无天佛祖,眼神阴鸷却藏悲怆,成了一代人的「童年阴影」;《打狗棍》中的那图鲁,将汉奸的狡诈与纠结演绎得入木三分;《龙门飞甲》里的马进良,杀人如麻却对主子忠心耿耿。
他的表演以「细节控」著称:拍《娘道》时,为塑造土匪高柴禾垛,他提前三个月学骑马、练刀法,甚至要求化妆师在他脸上纹真疤;在《暗河传》中,为呈现谢霸的刚烈暴躁,他提前数周跟着武术指导苦练重型大刀,一场对决戏下来,虎口震裂仍坚持拍完。导演们评价他:「能把狠角色演出让人又恨又记住的味道」。

三、务农与演戏:互为滋养的生活哲学
没戏拍时,张永刚便回农村老家过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春耕时天不亮扛锄头下地,秋收时蹲在玉米地一穗穗掰,累了就坐在田埂啃馒头。他将这些日常拍成短视频,镜头里的他穿着胶鞋、挽着裤腿,骑三轮车去集市卖玉米,遇到认出他的村民便热情招呼,被调侃「那图鲁怎么在扒苞米」,还笑着回应「别走漏消息」。
这种生活经历反哺了他的表演。在《暗河传》中,谢霸发怒时青筋暴起的脖颈、焦虑时不自觉搓手的小动作,都是张永刚观察村里老农用犁耕地时的神态提炼而来。他说:「农村生活教会我什么是真实,没有烟火气,怎懂角色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