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丁六甲

钟楚曦的 “不冤” 之处:细节处理与行业生态

2025-10-27
钟楚曦因 VOGUE 盛典站位引发的争议,本质上是行业规则、公众期待与个体行为碰撞的缩影。从事件全貌来看,她的 “被退圈” 指控存在明显的合理性争议,但舆论的极端化反应也暴露出更深层的问题。

一、事件核心矛盾:规则模糊与双重标准

  1. 站位的双重逻辑

    时尚活动的站位往往涉及三重考量:影视资历、时尚价值、品牌博弈。钟楚曦虽未获得主流电影奖项(如金鸡、金马),但其身着 1987 年 Nina Ricci 古董高定礼服,造型被 VOGUE 官方单独解读为 “时光鎏金” 主题的核心呈现。这种视觉价值在时尚圈与奖项具有同等权重,品牌方(如 LV、Tiffany)长期青睐其红毯表现力,更暗示其商业价值已获行业认可。然而,公众舆论更倾向以影视奖项为唯一标尺,导致评价体系错位。

  2. 主办方的责任缺失

    主办方未提前明确站位规则,现场协调混乱(如主编刘冲不慎踩到刘亦菲裙摆),却将矛盾焦点完全转嫁到艺人身上。马思纯事后透露 “大家都在配合调度”,侧面证实站位更多是主办方安排而非个人争抢。类似事件中,男性艺人(如鹿晗)的站位争议常被轻描淡写为 “综艺效果”,而女性却被贴上 “心机” 标签,这种性别双标在 “钟杵 C” 等恶意梗中尤为明显。

二、钟楚曦的 “不冤” 之处:细节处理与行业生态

  1. 现场应对的情商争议

    尽管钟楚曦做出抬手礼让动作,但其脚步始终未横向移动,导致右侧影后区域拥挤,杨幂需古力娜扎主动腾挪才能勉强挤入。对比之下,宋茜、李沁自觉退至后排,龚俊主动让出前排位置,这种反差确实凸显其对 “人情世故” 的敏感度不足。有网友逐帧分析发现,她在刘亦菲到来时虽侧身,但右脚如 “定海神针” 般固定,被解读为 “表面谦让、实则卡位”。

  2. 作品与曝光的失衡

    钟楚曦近年虽活跃于红毯,但代表作仍集中在《芳华》(2017)、《荞麦疯长》(2020)等早期作品,2025 年《借命而生》的突破性表演尚未形成广泛影响力。当公众对其职业成就的认知滞后于曝光度时,任何争议都可能成为 “德不配位” 的导火索。这种困境在流量时代的艺人中普遍存在 —— 过度依赖红毯人设,反而模糊了作品的核心价值。

最新文章

共情密码: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理解 GAI?

音乐

 

阅读16160

量子力学的边界:一百年的追问与回答

科技

 

阅读10080

被低估的艺术成就:从商业导演到电影哲学家

电视剧

 

阅读11114

强强联手:”庆余年”CP 再续前缘,从父子到对手

电视剧

 

阅读16758

从 “屋邨出身” 到 “富贵生活”:吴若希的奋斗历程

综艺

 

阅读12160

京ICP备20220117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