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萎缩与观众流失:流媒体时代的生存挑战
-
观影人次持续下滑
2024 年韩国影院观影人次仅 1.23 亿,较 2019 年的 2.2 亿减少 44%。2025 年暑期档票房冠军《野党》观影人次仅 337 万,远低于 2024 年同期《破墓》的 1191 万。即便名导朴赞郁的新作《无可奈何》首周票房破千万,也因口碑崩塌迅速退热,最终累计票房不足预期的三分之一。

-
流媒体平台的虹吸效应
Netflix 在韩国的订阅用户从 2020 年的 330 万激增至 2024 年的 1237 万,占据本土 OTT 市场 45% 的份额。流媒体不仅分流观众,更以高薪挖走顶尖人才 ——2023 年 13% 的韩国电影创作人才转向 Netflix,如《鱿鱼游戏》导演黄东赫、《分手的决心》编剧郑瑞景等。流媒体平台的「短平快」内容生产模式(如 1-2 分钟的「零食剧」)进一步改变年轻观众的观影习惯,2025 年韩国青少年日均短视频观看时长达 75 分钟,远超传统电影消费。
-
票价上涨与消费习惯变迁
韩国电影票均价从 2015 年的 8000 韩元涨至 2025 年的 15000 韩元(约合 78 元人民币),涨幅近一倍。与此同时,观众更倾向将电影分为「需在影院观看」和「可线上观看」两类,导致《破墓》《犯罪都市 4》等视觉特效大片仍能吸引观众,而中小成本剧情片则门可罗雀。
二、产业生态失衡:投资收缩与创作枯竭
-
头部公司投资锐减
CJ ENM、乐天娱乐等五大发行商 2025 年投资电影不足 20 部,较 2019 年的 45 部减少 56%。李沧东新片《可能的爱情》因拉不到投资搁置,朴赞郁《无可奈何》成为 CJ ENM 全年仅有的两部投资项目之一。制作预算超过 30 亿韩元的电影数量骤降,导致中等成本电影断层,市场陷入「要么超级大片、要么低成本快餐」的两极分化。

-
题材同质化与创新乏力
2025 年韩国上映电影中,动作片和悬疑片占比达 50%,而爱情片、科幻片等类型仅占 33%。《犯罪都市 4》《老手 2》等续集电影虽能维持票房,但缺乏新意的「套路化」叙事引发观众审美疲劳。尽管《我的僵尸女儿》《干脆杀了他算了》等影片尝试融合喜剧与惊悚元素,但整体仍未突破类型片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