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特色:实景拍摄与文旅赋能
剧组将深入博尔塔拉多地取景,赛里木湖的湛蓝湖水、夏尔希里的原始秘境、温泉县的淳朴乡村都将成为镜头中的主角。导演王蕾蕾透露,影片将采用 “电影级画面 + 沉浸式叙事”,通过无人机航拍、水下摄影等技术手段,全方位呈现边疆的自然之美与人文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该剧创新性地采用 “影视 + 文旅” 融合模式:在赛里木湖拍摄期间,剧组同步推出 “跟着《爱在博尔塔拉》游新疆” 主题线路,游客可沿着剧中主角的足迹打卡景点,深度体验当地民俗文化。这种 “内容即流量” 的策略,旨在通过光影力量推动 “文化润疆、旅游兴疆” 战略落地。

二、时代意义:援疆叙事的创新突破
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写实力作,该剧突破了传统主旋律作品的宣教模式,转而以细腻的人文视角展现援疆工作的复杂性与温度。例如,尹长英在课堂上面临的语言障碍、任臻在直播中遭遇的文化差异,这些真实冲突让角色更具血肉,也让观众更能共情援疆工作者的不易。
剧中还融入了多民族文化元素:蒙古族的长调、维吾尔族的手工艺品、哈萨克族的毡房生活,通过镜头语言自然呈现,打破了外界对边疆的刻板印象。正如博州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梦云所言,该剧要 “让全国观众看到一个自然美、产业兴、人心齐的新时代边疆”。
三、制作与传播:短剧形式的精准定位
该剧采用横屏中剧形式,共 16 集、每集 10 分钟,兼顾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特性与剧集的叙事完整性。这种 “轻量化表达 + 深度内容” 的模式,既能吸引年轻观众群体,又能通过碎片化观看降低收视门槛。
在传播策略上,剧组联合湖北与新疆两地主流媒体及百万级网络达人,构建 “头部网红 + 政务网红 + 本土网红” 的传播矩阵,计划通过抖音、腾讯视频等平台发起 #我为援疆代言# 话题挑战,以互动化内容扩大影响力。此外,该剧还将作为 “鄂疆丝路情” 文化润疆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湖北此前推出的《赛里木湖的云》音乐专辑、歌舞诗《爱在赛里木湖》形成系列效应,持续推动两地文化交融。

结语
《爱在博尔塔拉》的开机,不仅是一部影视作品的诞生,更是新时代援疆精神的影像化表达。它以真实故事为基石,以边疆美景为画布,以民族团结为底色,正在书写一部跨越山河的青春赞歌。正如剧中台词所言:“援疆不是终点,而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新起点。” 这种理念,既是对过去援疆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民族融合的展望。期待这部作品早日与观众见面,让更多人通过光影了解援疆故事、感受边疆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