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岁的张信哲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以一位歌者来说,在过去的专辑里我已经(对感情)做了很清楚的陈述,那么到了人生另一个阶段,我应该给大家陈述一些爱情之外的东西。” 这位陪伴华语乐坛 35 年的 “情歌王子”,正站在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上,准备开启一段超越爱情叙事的音乐新旅程。
一、”情歌王子” 的华丽转身
1. 从《属于》专辑看转型决心
2025 年 7 月,张信哲推出睽违五年的全新概念专辑《属于 bepartof》,这张被他称为 “从内而外诚实长成的作品” 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他的固有印象。
专辑突破:
- 风格多元:融合 City Pop、Disco、Grunge、New Age、古典等近十种曲风
- 主题升华:不再局限于爱情主题的表层表达,而是深入探讨孤独、和解、自我认同、生命与死亡等普世命题

- 创作参与:张信哲亲自参与多首歌曲的作词,包括《戒了》和《Fabulous》,展现更真实的自我
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行的专辑分享会上,张信哲明确表示:”《属于》的核心在于,通过音乐引导听众直面内心,重新认识自己,从而迈向和解的旅程。” 这与他过去以男女情爱为主题的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
2. “不是不唱情歌,而是唱更丰富的情感”
值得注意的是,张信哲强调自己并非完全抛弃情歌,而是要拓宽情歌的边界:”我没有叛逆到不唱情歌,因为这本来就是我的根基。只要有好的情歌我还是会去唱,只是说在一张专辑里面,我觉得现在是拿出态度的时候,而不是再去推情歌的阶段。”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 “不像情歌的情歌“概念:”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爱,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它应该包含于所有年龄段。我想挖掘情歌的更多可能性,打破大家对我的既定印象。”
在新专辑中,《属于我们的故事》一曲就巧妙融合了亲情、友情与爱情,探讨了陪伴的深层意义,展现了他所说的 “更丰富的情感表达”。
二、58 岁的人生新阶段:超越爱情的生命思考
1. 从 “情歌代言人” 到 “生命观察者”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年龄转型? 张信哲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以前在唱片公司的包装下,让我履行以情歌为主的概念,我的做法就是尽全力把感情这件事讲好。但我现在到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我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或者说有权利去表达一些更宏观的东西。”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音乐创作上,更反映在他对生活的态度上。如今的张信哲更愿意以 “宏观者“的视角看待世界,冷静地拆解人性和社会的沉默。他甚至直言不讳地反思:” 其实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大家都不敢说话?我们是不是都成了 ‘ 共犯 ‘?”
2. 生活重心的悄然转移
除了音乐创作方向的转变,张信哲的生活重心也发生了变化:
“我活得很当下,不喜欢做太长期的规划。与其想那么多,不如把现在能把握的东西把握好。” 张信哲在采访中透露,他现在最享受的是 “可以很有话语权地去做一些我真正想做的东西”,而不是被市场和标签牵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