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站在阴山南麓的燃气调压站前,看朝阳将输气管道“镀”成金色。作为一名燃气安全管理人员,自1993年入行以来,这样的“日出观测”已持续30余年。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巡检中,我对燃气管道运行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加熟稔于心,也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难以忘记,去年除夕,我们在黄河岸边的应急值守点过年。屋里,同事们包着饺子,达斡尔族安全员阿古达木唱起歌曲;窗外,新铺设的燃气管道映着月光,像一条银色哈达,连接千家万户。当新年钟声响起,坚守的意义在这一刻具象化: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燃气安全,更是草原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数字技术为安全管理带来全新可能。我们设计的人工智能预警系统,能通过管道震动频率预判泄漏风险。去年8月,系统突然发出红色警报,我们立即行动,最终在暴雨来临前锁定了一处管道接口裂纹。时代在变,手段在变,责任不变。过去,我们发现问题更多靠经验,如今,我新带的徒弟已经能通过AR(增强现实)巡检眼镜找到问题。方式或许不同,守护万家灯火的职责却一以贯之。
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这是做好安全管理的不二法门,也是我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