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夏,民族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拉开全国巡演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评民族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序幕,甫一开票便销售一空。演出现场,尤为动人的一幕发生在谢幕时:许多观众眼眶湿润,自发跟唱,感受着跨越时空的强烈共鸣。

民族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剧照。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部作品源于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上世纪60年代电影《雷锋》中的插曲,后经才旦卓玛极具藏族风格的深情演唱,传遍大江南北。要把歌曲转化成舞蹈,让今天的观众在舞剧中“看见”山歌,创作者需要先破原作的“圈”,在烙印着时代记忆的经典中,找到新的创作灵感,想象并创造出舞剧自身的戏剧空间。
编导先是在厚重的历史回响中融入了具体而鲜活的表达。创作之初,主创团队走进西藏采风,倾听农奴社会亲历者讲述,在椎心泣血的回忆中,体悟歌词“我把党来比母亲”中沉甸甸的情感根基。这句歌词,源于一个又一个藏族同胞命运的真实改变。舞剧因此打破“一剧到底”的戏剧结构,采用“多人物叠加”的叙事手段,以藏族兄妹三人的命运起伏为线索,将采风获得的感动,提炼升华为动人的故事。

剧中刻画了天真无畏的女儿卓玛、莽撞但心思细腻的大儿子贡布、聪明又稳重的小儿子桑吉,以及无微不至照顾着孤儿们的“汉族妈妈”、为保护哥哥而牺牲的“金珠玛米”张连长等人物,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剧作没有铺陈宏大的历史画卷,而是通过普通人的悲欢离合,生动展现了西藏社会从封建农奴制迈向新生的历史变迁。这种对个体命运的细致刻画,赋予了宏大历史以直抵人心的情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