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丁六甲

王笛: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

2025-07-09
民国政府成立以后,西方的观察者也看到中国社会已经发生剧烈的变化,甚至连妇女也开始登上了政治的舞台。同时,许多革命党人都认为革命已经成功,现在可以进行建设了,也就是所谓的实业救国,甚至孙中山也接受了袁世凯所委任的铁路总办的职位,美国成为他仿效的榜样,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在全国兴建铁路的计划。
“沉睡的女巨人”
国际妇女选举权同盟(International Woman Suffrage Alliance)主席和创办人卡瑞·凯蒂女士(Carrie Chapman Catt),在革命爆发的时候,她正在中国。1911-1912年,她对东亚进行了一年又八个月的考察,在中国的行程就有3000多公里。她此行的目的,是推动妇女的选举权。
她回到美国之后,1912年11月7日《纽约时报》就中国妇女问题,采访了她。凯蒂向记者展示了一面从中国带回的丝织的锦旗,用象征幸福的红色,镶以白边,旗上绣的是白色中文选举的口号:“互助同心”(Helping each other; All of one mind)。这面锦旗是在上海一次招待会上,中国妇女团体赠予国际选举同盟的礼物。
按照凯蒂的说法,中国妇女在国内的“每一个城市”都建立了她们的中心。凯蒂说:“因为她们的积极参与,清政府才被推翻,共和才能建立。现在她们要求选举权,否则她们将使用武力。”
在中国的时候,凯蒂还听到了妇女帮助革命的故事。推翻满清政府的“秘密会社”,妇女和男人们一样入会,与男人共同奋斗,准备起义,筹集武器弹药,发动革命。许多女学生离开了教会学校,组建女子武装。她们受到了很好的训练,配置正规装备。但是她们没有被允许参战,因为革命党认为,“如果让妇女直接打仗,将是一个耻辱,会被他国耻笑。”
结果,有一些妇女女扮男装走上战场。有一次,女战士坚决要上前线,牺牲了好几个。在南京,女兵爬上山顶,用自制炸弹扔向敌军。民国成立后,妇女们宣称:“她们与男人共同战斗,应该得到平等,要求选举权。”
但是,她们得到的回答是,虽然“要求是正当的,但时机还不成熟”。于是,有30个妇女到访了国会,其中有一人砸碎了窗户。孙中山被惊动了,出来做了一些承诺,但他回去继续开会,把承诺完全忘在脑后。一位参加过南京战役的女战士威胁道:“我们知道如何制造炸弹,也知道怎样扔出去。”
1912年12月1日的《纽约时报》还发了另外一篇爱德华·马歇尔(Edward Marshall)采访卡瑞·凯蒂的文章。这位马歇尔,就是前面已经引用过的写《中国不是真共和,而是新专制》的那位记者。

最新文章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评民族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

音乐

 

阅读19308

广电总局发文:杜绝抗战“神剧”

新闻

 

阅读15995

“最不苹果” 的折叠iPhone,猛抄三星作业,卖的比华为三折叠便宜

科技

 

阅读13891

K-Pop词作者“无礼采访”,韩网友怒批:谁给你的资格踩新人?

音乐

 

阅读13468

小沈阳女儿韩国出道、黄奕女儿不想读书,星二代勇闯娱乐圈

音乐

 

阅读10406

京ICP备20220117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