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丁六甲

《庐山恋》首映45周年回归真实情感与创新表达

2025-09-11
在《庐山恋》首映 45 周年之际,第六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 “跟着电影去恋爱” 主题论坛于 2025 年 9 月 10 日在庐山举行,聚焦中国爱情电影的当代创作路径。这场论坛不仅回溯了《庐山恋》作为 “新中国第一吻” 对思想解放与文化转型的里程碑意义,更结合当下社会语境,探讨了爱情电影如何突破传统框架、回应时代需求。以下从论坛核心观点、市场现状、创作挑战及未来方向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论坛核心观点:回归真实情感与创新表达

  1. 创作者需真诚相信爱情
    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在致辞中指出,面对 “中国电影观众正在远离爱情电影” 的现象,创作者首先要重拾对爱情本质的信念。他强调,爱情电影的力量 “不是抽去人间烟火后的虚幻之美,也不是简单制造矛盾‘没苦硬吃’”,而是要在现实生活的柴米油盐中揭示爱的崇高与艰难。例如,2024 年票房冠军《好东西》通过探讨女性议题与新型家庭关系引发共鸣,证明了扎根现实的情感叙事仍具生命力。
  2. 突破类型边界,融合多元元素
    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长孙向辉发布的《爱情片 “心动指数” 报告》显示,近五年优质爱情电影呈现三大趋势:类型融合突破传统 “纯爱” 模式、聚焦真实生活摆脱 “悬浮” 标签、创新表达呈现新情感维度。例如,《我爱你!》以黄昏恋题材展现温暖与残酷交织的情感,《爱情神话》则以市井烟火气重塑浪漫叙事。导演苏彪在圆桌讨论中分享《“骗骗” 喜欢你》的创作经验时提到,将喜剧元素融入爱情故事,能通过类型碰撞激发新的叙事活力。

二、市场现状:类型同质化与观众信任危机

  1. 票房表现分化,创新尝试遇冷
    2025 年七夕档上映的《7 天》(科幻元素)和《有朵云像你》(奇幻设定)虽在叙事上突破传统,但票房表现不佳。前者首周票房仅 5300 万元,后者 3277 万元,反映出观众对 “人造浪漫” 的厌倦。相比之下,王家卫《花样年华》25 周年特别版重映票房突破 5000 万元,印证了经典叙事与细腻情感的持久魅力。
  2. 观众审美升级,拒绝工业糖精
    年轻观众对 “悬浮” 剧情和套路化叙事的抵触加剧。论坛嘉宾指出,当代爱情电影需直面现代情感焦虑,如孤独与联结的悖论、自由与承诺的平衡等。例如,2025 年日本电影《初吻》通过时光旅行设定,解构婚姻中的情感倦怠,以樱花飘落的意象隐喻 “爱需要重新发现”,引发跨代际共鸣。

最新文章

《不眠日》:白敬亭再次挑战无限流

综艺

 

阅读12926

在显微镜下寻找家庭的真相

综艺

 

阅读18930

《赴山海》刚播就被嘲,顶流红利与观众期待的博弈

电视剧

 

阅读18726

那英的困境与选择:在「隐忍」与「切割」之间

明星

 

阅读19503

在流量退潮时,真正的演员浮出水面

电视剧

 

阅读10634

京ICP备20220117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