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横店影视城在韩剧频繁被曝辱华及文化挪用争议后,仍与韩国公司达成合作并允许其取景拍摄,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公众的强烈关注与争议。以下从事件背景、合作细节、舆论焦点及深层影响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事件背景:文化争议与商业合作的碰撞
-
韩国影视的文化争议频发
2025 年,由全智贤主演的《暴风圈》被指通过台词 “中国偏好战争” 丑化中国形象,并将大连描绘为 “贫民窟”,甚至出现踩踏类似五星红旗图案的镜头。同期,林允儿主演的《暴君的主厨》则虚构明朝厨师向朝鲜学习厨艺的情节,暗示中餐起源于朝鲜。此前,韩国影视剧还多次将汉字、汉服等中国文化元素据为己有,如《破墓》称汉字为 “韩国古文字”,《十二使者》挪用十二生肖文化。
-
横店逆势推进合作
尽管争议不断,横店仍于 2025 年 9 月与韩国短内容公司 COCO Media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允许韩国演员通过横店学院培训获得在华演艺许可,并联合制作中韩短剧及电视剧。韩媒高调宣称这是 “限韩令的制度性突破”,并将横店称为 “东洋好莱坞”,试图模糊文化归属。
二、合作细节:文化主权与商业利益的博弈
-
合作内容的深层风险
协议规定,韩国公司可直接使用横店的明清宫苑、唐代街景等复刻场景,并通过 “中式核 + 韩式皮” 模式制作影视作品推向全球。这种模式被批评为 “光明正大的偷文化”,因为韩方在播出时通常不会标注取景地,可能导致海外观众误认为中国古建筑是韩国传统。
-
历史案例的警示
2023 年,韩国某古装综艺在横店取景后,将城门标注为 “韩国古城”;2025 年裴秀智主演的 Disney + 新剧《魅惑》虽在横店拍摄上海租界场景,制作方却强调 “虚构设定”,回避文化归属问题。此类行为加剧了公众对文化挪用的担忧。
-
横店的回应与争议
面对质疑,横店称合作是 “促进文明互鉴”,并强调协议早在 2025 年 7 月签订,目前无取消计划。其官方回应 “为了不让别人偷,索性自己不作为,成为病夫吗?重点在强国,强少年” 被指偷换概念,忽视文化主权保护。